1. 首页 > 生活常识 > 如何自己组装电脑教程(自己组装电脑需要什么)

如何自己组装电脑教程(自己组装电脑需要什么)

如何自己组装电脑教程(自己组装电脑需要什么)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自己动手组装电脑教程(自己动手组装电脑都需要什么)下面跟着小编看看详细内容吧。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工具准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没有方便的工具,安装就会变得很麻烦。那么安装前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呢? (见图1,从左到右:“尖嘴钳、导热膏、横切刀、平刃刀”)

横切刀:横切刀又称螺丝刀、改锥或起子。它是一种用于拆卸和安装螺钉的工具。由于电脑上的螺丝都是十字形的,所以只需要准备一把十字螺丝刀即可。那么为什么需要准备一把磁性螺丝刀呢?这是因为计算机设备安装后存在一个小间隙。螺丝一旦掉进去,取出来就很麻烦了。另外,磁性螺丝刀还可以吸螺丝,安装时非常方便。因此,大多数电脑螺丝刀都是永磁体。

平口戒刀:平口戒刀也称直口戒刀。如有必要,还可以准备一把平口刀,不仅方便安装,还可以用来打开产品包装盒、包装封条等。 镊子:还应该准备一把大型医用镊子,可用于拾取螺丝、跳线帽和其他小零件。

钳子:钳子在安装电脑时用处不大,但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机箱也能派上用场。它可用于拆卸机箱后面的挡板。这些挡板用手来回折叠几次后应该会断裂并脱落,但如果底盘钢板太硬,就需要钳子来帮忙。

建议:最好准备一把尖嘴钳,既可以夹子又可以钳子,这样可以省掉镊子的需要。

导热膏:安装高频CPU时,导热膏(硅脂)是必不可少的。您可以购买优质导热膏(硅脂)作为备用。

2、材料准备(截至2009年4月)

准备好安装用的配件:CPU(迅驰、酷睿2.2以上)、主板(当然标配)、内存(2G3代)、显卡(独立128)、硬盘(2个250G,1个安装在机箱内,买个外壳当移动硬盘用)、软驱(视系统而定)、光驱、机箱电源、键盘鼠标、显示器(22英寸以上、64位1600-1200分辨率)、内置-无线网卡、各种数据线/电源线等,请谨慎选购。大概2500元左右。再买个带功放的音箱350元左右。差不多不到3000元。 5年内不会被淘汰!

电源板插座:由于计算机系统需要为多个设备供电,因此必须准备一个通用的多孔插座,以方便试机时使用。

容器:电脑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有很多螺丝和一些小零件需要随时取用,所以应该准备一个小容器来盛这些东西,防止丢失。

工作台:为了方便安装,应有一个高度适中的工作台,无论是专用电脑桌还是普通桌子,只要能满足您的使用需要即可。

3、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防止静电:因为我们穿的衣服相互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而这种静电可能会击穿集成电路内部,造成设备损坏,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最好触摸接地导体或洗手以释放身上的静电荷。

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安装计算机部件时,也必须严禁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板卡。由于这些液体可能会导致短路并损坏设备,因此请注意不要将喝的饮料放在机器附近。对于爱出汗的朋友来说,要避免汗水滴到头上,还要注意不要让手心的汗水弄湿板面。

采用正常安装方法,切勿粗暴安装: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的安装方法。如果您不明白这些部分,请仔细阅读说明。请勿强行安装。稍微不适当的用力可能会导致销钉断裂或变形。安装后未到位的设备不要强行用螺丝固定,这样很容易使单板变形,日后造成破损或接触不良。

从包装盒中取出所有部件(但不要从防静电袋中取出),按安装顺序排列,并阅读说明书,看看是否有特殊安装要求。你准备得越好,剩下的就会越容易。

以主板为中心安排一切。在将主板装入机箱之前,请先安装处理器和内存;否则以后安装会很困难,而且搞不好还可能损坏主板。另外,安装AGP和PCI卡时,一定要安装牢固,因为很多时候,当你拧紧螺丝时,卡会向上倾斜。松动的卡如果撞到机箱,可能会导致操作不当甚至损坏。

测试前,建议您仅安装必要的外围——主板、处理器、散热器及风扇、硬盘、光驱、显卡。确定没有问题后,再安装其他东西,如DVD、声卡、网卡等。另外,第一次安装后,关闭外壳,但不要锁紧螺丝,因为如果安装不正确,你会多次打开和关闭它。

2、CPU安装最好在将主板装入机箱之前安装CPU和内存,以免主板安装后影响机箱内狭窄空间内CPU等的顺利安装。

第一步是将CPU插槽上的锁定杆稍微向外/向上拉,与插槽成90度角,以便将CPU插入处理器插槽中。

第二步是将CPU 上缺失的引脚与插座上的凹口对齐。

第三步,CPU只有方向正确才能插入插座,然后按下锁定杆。 (安装后的CPU)

第四步,在CPU核心上均匀涂抹足够的导热膏(硅脂)。但要注意不要涂太多,均匀薄薄地涂一层即可。

提示:请务必在CPU 上涂抹导热膏或添加散热垫。这有助于将废热从处理器转移到散热器。如果处理器不使用导热介质,可能会导致死机甚至烧毁CPU!此外,散热器接触面的任何微小偏差,甚至只是少量的灰尘,都会导致无法有效地将废热从处理器导出。导热膏还在CPU的接触面(即模具)上填充了微小的散热通道。一些冷却设备制造商在其产品中包含导热膏,但如果您的产品没有,则可以在大多数计算机或电子零件商店以大约5 美元的价格购买。

CPU的安装一般都很简单,但是CPU风扇的安装就比较复杂了。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找到CPU及其支撑机构在主板上的位置,然后安装CPU。

在第二步中,将散热器正确地定位在支撑机构上。

第三步,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器——的顶部。向下按压风扇,直到其四个卡子卡入支撑机构相应的孔中;

第四步,压下两根压杆,固定风扇。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根压杆只能向一个方向施压。

最后一步是将CPU 风扇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的3 针CPU 风扇电源连接器。

尖端:

跳线和拨码开关—— 现在几乎所有主板都会自动识别CPU并设置电压,但为了以防万一,最好在安装前阅读主板手册,查看相关CPU安装的详细信息,以确定是否需要跳线。设置。跳线实际上是一个开关,通过跳线帽控制开关的闭合,从而实现主板某些部件的通断功能以及一些特殊功能(跳线及跳线说明)的实现。跳线主要用于设置硬件的工作状态,如CPU的核心电压、“外频”和“倍频”、主板的资源分配以及启用/禁用某些主板功能等。跳线赋予了主板更加灵活的设置,让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主板上各个部件的工作方式。不过,由于大量的硬件参数设置都是在BIOS中完成的,主板上的跳线数量相比486、586时代已经大大减少。拨码开关是一组组合开关(拨码开关),通常控制CPU倍频和外频。不过现在CPU倍频一般都是锁定的,所以只能调整外频。另外,虽然跳线让硬件设置变得非常灵活,但跳线的插拔方式毕竟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主板上开始出现DIP开关。利用拨码开关,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方便地设置硬件的工作状态。

3. 安装内存

目前常用的内存有两种:168线SDRAM内存和184线DDRSDRAM内存。主要外观区别是SDRAM内存的金手指上有两个凹口,而DDRSDRAM内存只有一个。

下面我们以184线DDRSDRAM内存安装为例为您讲解。

第一步,在安装内存之前,将内存插槽两端的白色卡子向两侧拉动。打开它以便插入内存。然后插入记忆棒。内存条的凹槽必须与内存插槽上的凸块(分区)对齐。

第二步是向下压入内存。按压时需要用一点力。

第三步,将内存的两根白色固定杆压紧,确保内存条固定,即内存安装完成。

提示:SDRAM内存的安装与DDR内存的安装基本相同。不同的是,SDRAM内存及其插槽上有两个对应的凹口。内存两端各有一个缺口,对应内存插槽两端的白色夹子。如果内存插入到位,夹子就会卡在内存的缝隙中。如果内存完全插入后两端的卡子仍无法自动闭合,可以用手将其拉到位。

4. 安装电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购买机箱时,可以买一个已经装好电源的机箱。但有时机箱自带的电源质量太差,或者不能满足特定要求,需要更换电源。由于计算机中的所有配件基本上都是模块化的,因此很容易更换,电源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安装电源。

安装电源非常简单。首先将电源插入机箱上的电源插座,并将电源上的螺丝固定孔与机箱上的固定孔对齐。然后先拧上一颗螺丝(只是为了固定电源),然后对齐最后3个螺丝孔,然后拧上剩余的螺丝。

必须要注意的是。安装电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电源放入机箱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电源放置的方向。有些电源有两个风扇或一个出风口。然后将其中一个风扇或出风口正对主板,放入并稍微调整,使电源上的四颗螺丝对准机箱上的固定孔。

尖端:

ATX电源提供多组插头,主要是20针主板插头、4针驱动器插头和4针小驱动器插头。 20针主板插头只有一个,并且具有方向性,可以有效防止误插。该插头还具有固定装置,可以将插座钩在主板上,防止连接器松动导致主板在运行时突然断电。四芯驱动电源插头应用最为广泛。所有CD-ROM、DVD-ROM、CD-RW、硬盘甚至某些风扇都使用它。四芯插头提供+12V和+15V两种电压。一般黄线代表+12V电源,红线代表+5V电源,黑线代表OV地线。这种四芯插头电源提供的数量最多。如果用户觉得还不够,可以使用一拖二转接线。四芯小驱专用插头的原理与普通四芯插头相同,只是接口形式不同。专为传统小型驱动电源设备而设计。

5、主板安装

将CPU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后,我们就可以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中了。

在安装主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机箱。众所周知,机箱的整个底盘都是由金属制成的。其5英寸固定支架可用于安装多种设备,如光驱等; 3英寸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小型软驱、3英寸硬盘等;电源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电源。机箱底部的大铁板是用来固定主板的,我们这里称之为底板。其上的许多固定孔是用来固定铜柱或塑料钉来固定主板的。现在的底盘在出厂时一般已经固定好。安装固定柱。机箱背面的槽口用于固定板卡、打印口和鼠标口。机箱的四个侧面有四个塑料脚。不同的机箱有不同的固定主板的方法。像我们安装的这个,都是用螺丝固定的,非常稳定,但是每个螺丝的位置一定要精确。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您需要选择合适的孔来匹配主板。选择完毕后,拧紧底板上的固定螺钉。 (现在的机箱大多都安装了固定柱,而且位置是正确的,我们不需要单独安装)。然后小心地将主板放在上面,确保主板上的键盘端口、鼠标端口、串口和并口与机箱背面盖板上的孔对齐,所有螺钉与主板的固定孔对齐,依次安装各个螺钉。总之,对主板和机箱的要求

并联,切不可互相接触,否则容易造成短路。

1、安装主板

第一步,拧紧机箱或主板附带的螺柱和塑料钉,将主板固定到主板和机箱的相应位置。

第二步,撬开机箱上I/O接口的密封片。提示:您可以根据主板接口拆除机箱背面相应位置的挡板。这些挡板直接与机箱相连,需要用螺丝刀推开,然后用尖嘴钳拆除。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卡位的附加挡板,而不是移除所有挡板。

第三步,将主板与I/O接口对齐,放入机箱中。

第四步:最后将主板固定孔与螺柱和塑料钉对齐,然后用螺丝将主板固定。

第五步:将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相应的插座中。这是ATX主板上常见的ATX电源接口。只需将电源上外观相同的插头插入此接口即可完成与ATX电源的连接。上图是P4主板和电源上独特的电源连接器。您可以将它们一一插入。

2. 连接机箱接线。在安装主板时,很多读者的难点不是把主板放入机箱并固定好,而是如何使用机箱排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机箱排线——

PC音箱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两根线1和4。第一根线通常是红色的,连接到主板的扬声器引脚。这个在主板上有标注,通常是Speaker。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注:红线对应1的位置,有的主板将正极标记为“1”,有的标记为“+”,视情况而定) 。

RESET连接器连接到机箱的RESET按钮,需要连接到主板上的RESET引脚。主板上RESET引脚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计算机会重新启动。 RESET键是一个开关。当你按下它时,就会发生短路。当你松开手时,它又回到开路状态。瞬间短路导致计算机重新启动。有时候,按下RESET按钮后松开,它不弹起,一直处于短路状态,电脑不断重启。

ATX结构机箱上有一个主电源开关连接。这是一个两芯插头。它与复位连接器相同。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次,计算机的主电源打开。按一下就关机,但也可以在BIOS中设置,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四秒以上才关机,否则按不了开关根本无法关闭,只能通过软件关闭计算机。

此三芯插头用于电源指示灯接线。使用位置1 和3。第1 行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引脚通常标记为“电源”。连接时注意绿线对应第一个引脚(+)。连接后,电脑一开机电源灯就会常亮,表示电源已打开。

硬盘指示灯的两芯连接器,其中一根线为红色。在主板上,此类引脚通常标有IDELED或HDLED字样,并且连接时红线必须配对。接上这条线后,当电脑在对硬盘进行读写时,机箱上的硬盘指示灯就会亮起。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不能指示SCSI硬盘。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机箱上的电源、硬盘、扬声器、复位等控制连接端子线分别插入主板上相应的引脚上。这些指示灯线和开关线的连接比较麻烦,因为不同的主板有不同的管脚定义。哪些是用来插指示灯的,哪些是用来插开关的?您需要查阅主板手册才能清楚了解,因此我们建议您在将主板放入机箱之前连接这些电缆。另外,主板的电源开关和RESET(复位开关)是没有方向的,只要看懂引脚就可以插上。至于HDDLED(硬盘灯)、POWERLED(电源指示灯)等,由于采用发光二极管,插反时无法闪烁。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中引脚正负极的定义。 (连接后的前面板电缆)

6、安装外部存储设备外部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驱(CD-ROM、DVD-ROM、CDRW)等。

1.安装硬盘

(1)安装外部存储设备时的基础知识

每个IDE口可以有(且最多只能有)一张“Master”(主盘,用于引导系统)磁盘。

当两个IDE端口都连接并设置为“Master”时,旧主板通常总是尝试从第一个IDE端口上的“master”磁盘启动。现在的主板一般都可以通过CMOS设置来指定IDE口上的哪个硬盘为启动盘。

ATX电源在关闭时仍保持5V电流,因此在安装、拆卸备件以及插拔外部电缆时必须关闭电源端子板开关或拔掉机箱电源线。

有些机箱的驱动器托架排列过于紧凑,距离机箱电源很近,难以安装多个驱动器。因此,我们建议先将所有驱动器安装在机箱中,然后再进行接线,以便第一个驱动器的接线不会阻塞安装下一个驱动器所需的空间。

为了避免因驱动器振动而造成存取失败或驱动器损坏,建议在安装驱动器时将支架上的所有螺丝安装并固定好。

为了方便安装,避免机箱内连接线过于杂乱,在机箱上安装硬盘和光驱时,连接到同一IDE端口的设备应相邻。

电源线方向安装,不可插反。

考虑到以后可能需要安装多个硬盘或光驱,建机前最好准备两根IDE设备信号线(俗称“电缆”)。每条线有3个接口(一个连接主板IDE口,另外两个用于连接硬盘或光驱)。为了避免机箱内的排线过于杂乱,“排线”上连接硬盘/光驱的接口应尽量靠近主板接口。

它们之间的“电缆”长度应为2:1。

将两个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电缆IDE端口时,一般原则是以相似的传输速度将它们安装在一起。硬盘和光驱应尽量避免安装在同一个IDE口上。

尖端:

电脑中一般只有两个IDE接口,分别为主盘(MASTER)和从盘(SLAVE)——,每根排线有3个接口,其中一个连接主板的IDE接口,另外两个可以可连接两个硬盘或一个硬盘驱动器和一个光驱。如果两个IDE接口设备连接在同一根电缆上,则其中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由于硬盘默认跳线设置为主硬盘,因此必须将其中一根跳线设置为从盘,否则系统将无法启动。具体设置请参见硬盘背面的跳线设置说明。一般来说,光驱出厂时已经设置为从盘,所以安装时不需要再次跳转。 (硬盘驱动器上的跳线和说明文字)

(2)第一步安装单硬盘。如果您只使用IDE线连接硬盘,那么我们可以将硬盘放入插槽中,并用一只手握住硬盘(注意不要用手指触摸硬盘底部)。电路板以防止静电损坏硬盘)。对准安装槽位后,将硬盘轻轻向内推,直至硬盘的四颗螺丝能够拧紧。

尖端:

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插座,—— IDE1和IDE2。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硬盘连接到IDE口,将光驱等设备连接到IDE2口。另外,IDE口上通常会有一个凹口,对应IDE硬盘排线上的防反凸块,防止反插。

第三步,首先将IDE线插入硬盘上的IDE口,然后将其紧紧插入主板上的IDE接口,最后将ATX电源上的扁平电源线连接器插入ATX电源的电源插头中。硬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IDE线没有防插凸块,一定要按照IDE线“红线一端朝向电源接口”的原则来安装。

2.光驱安装

光驱跳线:光驱跳线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条数据线时。如果设置不正确,将无法识别光驱。一般情况下,安装光驱时只需将其设为主盘即可。

将光驱插入机箱:先拆下机箱正面的5英寸安装板,然后将光驱滑入。从正面将光驱滑入机箱时,请注意光驱的方向。光驱。在大多数现代情况下,您只需将光盘驱动器平推入外壳即可。但有些机箱内部有导轨,所以安装光驱时需要安装滑轨。安装滑轨时应注意开口位置并拧紧螺丝。滑轨上有前后两组孔,共8个孔。在大多数情况下,弹簧片附近的一对与光盘驱动器的前两个孔对齐。将滑轨的弹片卡入机箱,听到“咔”的一声,光驱就安装好了。

固定光驱:固定光驱时,使用细粒螺丝固定。每个螺丝不要一次拧紧,要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如果安装第一个螺丝时是固定的,那么安装另外三个螺丝时,光驱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位移,导致光驱上的固定孔与框架上的开孔错位,导致光驱损坏。螺丝拧不进去,而且容易打滑。正确的方法是将4颗螺丝全部旋入固定位置,调整好,最后拧紧螺丝。

安装连接线:依次安装IDE线和电源线。

3. 双外部存储器的安装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根IDE线连接两个存储设备,比如两个硬盘、两个光驱,或者一个硬盘一个光驱。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安装呢?

(1) 安装双外部存储设备的条件:

机箱电源可满足新型外部存储设备的电源需求

一般机箱内电源的输出功率在200W以上。按理说加个硬盘应该没问题。但如果你使用的是耗电量较大的显卡,并且还安装了DVD等,那么你就需要考虑电源是否还能提供12W左右的功率来支持硬盘。

还有空闲的硬盘线插头

现在的电脑主板都可以提供两个IDE接口,可以连接两根双插40芯硬盘线(数据线)来连接四个IDE兼容设备。按照一般配置,两根电缆可以连接四个设备,例如硬盘、光驱或ZIP高密度软盘驱动器等IDE设备。但如果你只有一根40芯的数据线,赶紧再买一根准备好。

(2)主从状态设置及安装:

当满足上述条件后,在安装到机箱中之前,请根据自己的意愿将两块硬盘分别设置为主盘和从盘,以便安装后能够被系统接受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以如下进行:

所有IDE设备,包括硬盘,在安装后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大多安装在电源连接插座和数据线连接插座之间。它们通常由3 组(6 或7)针或4 组(8 或9)针加上一或两个跳线帽组成。此外,硬盘或光驱的正面或背面还必须印有Master、Slave和Cableselect的跳线。

各类硬盘或光驱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都类似,所以这里仅简单介绍一下希捷硬盘的跳线方法如下。其他品牌的硬盘可以参考。以希捷ST33221A为例,硬盘上不仅印有跳线说明,还标明了电源线和硬盘线的正确连接方法。

(3)安装双硬盘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新添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连接到第二硬盘线上,请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要与新添加的硬盘冲突。否则,主板可能无法检测到新硬盘或检测不到新硬盘。找不到原来的光驱。一般情况下,按照机箱中的安装位置连接硬盘和光驱即可。但考虑到硬盘型号、规格的不同以及硬盘与光驱之间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连接时可根据具体IDE设备的实际情况而定。

7.安装显卡、声卡、网卡

显卡、声卡、网卡等插件设备的安装类似:

1.安装显卡

在安装显卡之前,还应该注意显卡是由许多精密集成电路和其他元件组成的。这些集成电路很容易被静电损坏,因此在安装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请关闭计算机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

展示卡片时,请尽量避开金属接线部分,组装后请戴上防静电手套。

—— 当您拔掉主板上的ATX电源插座时,请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安装显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硬件安装和驱动程序安装。硬件安装是将显卡正确安装到主板上的显卡插槽中。掌握的重点是要关注AGP插槽的类型(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X/2X/PRO/4X/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带宽发展到AGP1X的266MHz/S到AGP8X的2GB/S,AGP1X/AGP2X/AGP4X/AGPPro等几种显卡插槽不同,后面的显卡规格插槽一般都是兼容的,前面的显卡标准插槽,比如由于AGP4X标准显卡插槽,可以使用AGP2X显卡,但AGP4X显卡在AGP2X显卡插槽上无法正常使用。)其次,安装显卡时一定要关闭电源,并注意显卡安装到位。

第一步,从机箱后壳上拆下相应AGP插槽上的扩展挡板和螺丝。

第二步,小心地将显卡与AGP插槽对齐,并牢固地插入AGP插槽。注意:一定要确保卡上金手指的金属触点与AGP插槽牢固接触。

第三步,用螺丝刀锁紧螺丝,使显卡牢固地固定在机箱上。

第四步:将显示器上的15针VGA线插头插入显卡的VGA输出插头。

最后一步,确认一切无误后,重新打开电源,完成显卡的硬件安装。

2.安装声卡

——主要接口列表:

声卡上有很多接口。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以创新的SBLive!为例。)

A。操纵杆/MIDI插座:用于连接外部游戏控制器,如操纵杆/手柄/方向盘或MIDI键盘/电子键盘。您也可以先购买光纤MIDI套件,然后插入上述设备。

b.后置输出插孔:输出音频信号至有源音箱或功放。

C。线路输出插孔(LINEOUT):将音频信号输出到有源扬声器/耳机或功率放大器。

d.麦克风输入插孔(MICIN):用于连接麦克风,主要用于语音输入。

e.线路输入插孔(LINEIN):用于将外部设备(例如随身听或DVD播放机)的声音信号输入电脑。

F。电话应答设备接口(TAD,TelephoneAnsweringDevice):用于提供标准的语音MODEM连接,并向MODEM传输麦克风信号。因此,有了MODEM卡和软件,计算机就可以具有自动接听电话的功能。

G。模拟CD 音频输入接口(CD-IN):使用CD 音频线连接来自CD/DVD 驱动器的模拟音频信号。

H。辅助设备接口(AUX-IN):用于将电视卡、解压卡等设备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声卡中并通过扬声器播放。

我。数字CD音频输入接口(CD-SPDIF):用于接收来自光驱的数字音频信号。

j。音频扩展接口(SPDIF-EXT):连接数字I/O子卡,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可输出AC-3信号等。

第一步,找到空闲的PCI插槽,从机箱后壳上拆下相应PCI插槽上的扩展支架和螺丝。

第二步,小心地将声卡与PCI插槽对齐,并牢固地插入PCI插槽中。注意:一定要确保卡上金手指的金属触点与PCI插槽牢固接触。

第三步,用开锁刀锁紧螺丝,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第四步:确认一切无误后,重新打开电源。

源,既完成声卡的硬件安装。   3、安装网卡网卡的安装也很简单:   先确认机箱电源在关闭的状态下,将网卡插入机箱的某个空闲的扩展槽中,插的时候注意要对准插槽;用两只手的大姆指把网卡插入插槽内,一定要把网卡插紧;上好螺钉,并拧紧;最后,将做好的网线上的水晶头连接到网卡的RJ45接口上。   八、连接外部设备   1、安装显示器   ①把显示器侧放:在搬动显示器时,应先观察显示器,一般在显示器的两侧回有一个方便手那的扣槽,用户扣这个扣槽就可以方便地搬动显示器了,我们首先把显示器侧放。   ②显示器底部有几个卡口:在显示器的底部有许多小孔,其中就有安装底座的安装孔。此外,你还可看到显示器的底座上有几个突起的塑料弯钩,这几塑料弯钩就是用来固定显示器底部的。   ③安装底座:   第一步是将底座上突出的塑料弯钩与显示器底部的小孔对准,要注意插入的方向。   第二步是是将显示器底座按正确的方向插入显示器底部的插孔内。   第三步是用力推动底座。第四步是听见“咔”的一声响,显示器底座就已固定在显示器上了。   ④连接显示器的电源:从附袋里取出电源连接线,将显示器电源连接线的另外一端连接到电源插座上。   ⑤连接显示器的信号线:把显示器后部的信号线与机箱后面的显卡输出端相连接,显卡的输出端是一个15孔的三排插座,只要将显示器信号线的插头插到上面就行了。插的时候要注意方向,厂商在设计插头的时候为了防止插反,将插头的外框设计为梯形,因此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插反的。如果使用的显卡是主板集成的,那么一般情况下显示器的输出插孔位置是在串口一的下方,如果不能确定,那么请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明进行安装。   2、连接鼠标、键盘   键盘和鼠标是现在PC中最重要的输入设备,必须安装。键盘和鼠标的安装很简单,你只需将其插头对准缺口方向插入主板上的键盘/鼠标插座即可。   在最常见的是PS/2接口的键盘和鼠标,这两种接口的插头是一样的,很容易弄混淆,所以我们在连接的时候要看清楚。   小知识:   按接口内型,鼠标可以分为串口、PS/2、USB三类,传统的鼠标是串口连接的,它占用了一个串行通讯口。PS/2接口的鼠标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USB接口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键盘、鼠标、数码相机等外不设备。USB接口的鼠标是现在的新产品,键盘有PS/2接口,也有USB接口。   提示:键盘后的塑料块可以搬动,使键盘有点角度,便于操作。键盘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的输入设备–键盘,接入的是一个五针的圆型插头。连接键盘接口的时候要注意其方向性,即插头上的小舌头一定要对准插孔中的方形孔。   3、安装和连接音箱   在多媒体电脑中音箱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放音设备。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声道PC有源音箱日成主流。所以现在的PC音箱大都使用2.1式和4.1式及5.1式的——例如4.1音箱一般由1个低音炮和4个卫星音箱组成,再配上较专业的4.1声卡,你就能获得环绕声较强的音响效果。   下面我们就以“漫步者R4.1”音箱为例为你讲讲音箱的连接。   漫步者R4.1由低音炮R401T和4个无源音箱R80NT组成。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其主音箱(低音炮)的背面,最左端是电源线插座和电源开关,在没有将4个卫星音箱接好之前,电源最好不要开启,首先让我们将卫星音箱和主音箱连接起来。   第一步、连接4个卫星音箱:在音箱背部的输出插孔,可以发现“+R-”、“-L+”等英文字样,它分别代表“右环绕音箱的正负极、左环绕音箱的正负极”2个音箱的连接位置。对于卫星音箱来说,在技术指标上并没有任何区别,换而言之,它们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产品,之所以能产生两个声道的效果完全是声卡的功效所致。所以,在连接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将4个音箱接上就可以了,但是在连接的时候要注意音箱的正负极。连接时要注意线的颜色对应,并不要将两接头之间相碰短路。   第二步、连接音源:如果使用的是真正的4声道及以上的音源(声卡),可将音箱“输入方式”选择开关拨到“4声道”一侧,这时组成的是4.1系统,线路输入A口作为左右声道(或称前置声道)输入,线路输入B口作为环绕声道输入。(见图31)而如果使用的是普通立体声(2声道)音源,请将“输入方式”选择开关拨到(2声道)一侧,此时组成的是虚拟4.1系统,环绕音箱放虚拟环绕声,音源可从线路输入A口或B口输入。   第三步、放音:   插上电源,把主音量调节旋钮调至适当的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根据你的需求来调节低音音量旋钮,即可享受到漫步者R4.1系统的音乐魅力。   提示:放音时请使用适当的音量聆听,因为过大的声音可能会损伤你的听觉系统或破坏音响系统。当音源的输出信号较大时,开大音量,可能会出现失真,所以你可把音源的输出音量和本系统的音量调节到适当的位置。环绕声道的音量也不宜过大,过大的环绕声也将影响听音效果,此外当作为虚拟4.1系统放音时,音箱的环绕音量会自动变小。

本文由91培训发布,不代表东辰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3168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vx6143266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