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 舂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蚕吐丝对联下一句)

舂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蚕吐丝对联下一句)

舂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蚕吐丝对联下一句)

很多朋友对于舂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和蚕吐丝对联下一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春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是什么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对仗吗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上一句是什么

一、春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是什么

1、春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为蜡炬成灰泪始干。

2、【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8、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9、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10、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11、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对仗吗

拟人、比喻、谐音、双关、对偶拟人是指:把蜡炬,赋予了生命与情感.比喻是说:将春蚕,蜡炬等事物及其特点比作对恩师的赞扬(现代),或爱人的情感(古代).至于谐音:要注意一个字“丝”谐“思”指古时候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牵挂之意.对于双关:就是既表达了思念之意.又表达了对远方佳人那忠贞不渝的爱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此也是一语双关).所谓对偶:就是上下两个半句中,像对联一样.平平仄仄平平仄,(ze四声)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春蚕”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方尽”对“泪始干”

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上一句是什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上一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如下: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7、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8、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9、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10、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关于舂蚕到死丝方尽下一句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由东辰网发布,不代表东辰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2983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vx6143266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