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 偷得半日闲全诗下一句(人生难得半日闲全诗)

偷得半日闲全诗下一句(人生难得半日闲全诗)

偷得半日闲全诗下一句(人生难得半日闲全诗)

大家好,关于偷得半日闲全诗下一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人生难得半日闲全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偷得浮生半日闲,一缕茶香染流年是谁写的
  2. 浮生半世偷得半日闲出自哪里
  3. 两耳不闻窗外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思

一、偷得浮生半日闲,一缕茶香染流年是谁写的

1、“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后半句是后人加上去的。

2、热茶一杯,暖了手,也温暖了心,说茶是灵魂的家一点也不为过,茶伴着人间百态,又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拂去心衣上的征尘,借一盏茶的时光解读往事的悲喜,懂得了人生拿放的含义,懂得了将一切淡入淡出的寓意,生活就是这样的波澜起伏。一缕茶香染流年,在一盏清水中,醒开了茶的清纯、香甜和余香。

二、浮生半世偷得半日闲出自哪里

1、偷得浮生半日闲出处: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2、这首诗是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墙壁上。作者在听了老僧的教训后悟得了对待人生的观念,明白了只有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

3、第一句是诗人对自己遭遇流放时的内在情绪与外在情态的真实描述。诗人从“抑”起笔,首先抒写其消极浑噩的内心情态。在“醉梦”前面修饰以“终日昏昏”,可见诗人面对流放遭遇所表现出来的极度消沉和一蹶不振。从写法上这是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为下文的“扬”做了一个很好的蓄势和铺垫。

4、第二句是写诗人在百无聊赖之际,浑浑噩噩之中,忽然发现明媚的春光已经快要离他而远去了,于是强打精神走出户外,登上南山,想借欣赏春色以排遣积郁已久的愁苦与不快。这里的“春尽”我们应该不仅仅理解为自然界的春天将要过去了,还应该想到人生青春岁月之有限。诗人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不能就这样枉费青春,不甘心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因此才在“忽闻春尽”之后振作精神“强登山”。

5、第三句中“因”,当为介词,有“由于”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僧人参禅悟道修行之地。诗人来这里干什么?有意来的也好,无意路过也罢,总之,人还是进去了,并且与寺内的高僧谈禅悟道闲聊了很久。“逢僧话”之“逢”字告诉读者是无意之中碰到的;“话”,即与老和尚谈禅悟道,聊天,吐露心中的苦闷与不快,探讨人生之喜怒哀乐。作为佛家,对待人生的观念自古多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不论有多大的烦恼与不快,学会深藏于心底,这样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

6、第四句是点睛之笔。浮生半日闲,是因为过竹院逢僧话。此句深深禅意,揭示了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

7、作者已经对人生有所觉悟,并找出自己的答案。这首诗就是他心境的写照,有人以为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并对之解释,其实不然“偷得”也好,“又得”也好,并非对人生的消极应对,而是一种自然之道。

8、诗人李涉在唐宪宗时被贬谪为陕川司仓参军,后来又被流放南方。在他遭遇流放期间,情绪极其消沉。

9、然而,在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无意中解开了苦闷的心结,化解了沉溺于世俗之忧烦,于是欣然题诗本篇于寺院墙壁之上,以抒发其内心“又得浮生半日闲”之感慨。

10、作为佛家,对待人生的观念自古多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不论有多大的烦恼与不快,学会深藏于心底,这样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

三、两耳不闻窗外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思

这两句诗句出自明万历《古今贤文》,意思就是说,读书人要一心读圣贤书,多钻研学问,别管其他事。在现在一般是形容某些人只关心书上的东西,眼里只有书本,不关心实际生活、不关心人情世故等。

关于偷得半日闲全诗下一句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由东辰网发布,不代表东辰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ktwxcd.com/shzs/2990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vx6143266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